第十二章 大事不妙

武则天的寿辰之日,尚小婉没有去参加,因为病得很严重,太医也上报了上官婉儿不宜再受风寒,于是武则天便批准了尚小婉的缺席。

武则天的寿辰自然是宫里的头等大事,所有人早就早早地候着,准备献上贺礼送上贺词。今天的武则天看上去比平常精神许多,虽然白发苍苍,但脸色却红润,也跟着年轻人能有说有笑地喝上几杯,一旁照样是张氏兄弟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太平公主除了送上了一些金银珠宝外,还送上了美颜丹,据说吃了能够越活越年轻,使容颜不再衰老,武则天自是十分地开心,十分地满意这个礼物,除此之外,武则天最欢喜的一样礼物可能就是武三思送的传闻中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丹药了。

武三思的背后坐着是他的儿子武崇训,自从武崇训走进来坐下后,他的每个动作都被安乐公主暗暗看在眼里,然而武崇训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公主对自己的关心。

李氏家族的子孙到场的也很多,除此之外便是武家的人,武三思,武承嗣和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

李显作为皇太子坐在了离武则天最近的席上,他的身旁是韦氏,韦氏虽然已是中年妇女,可红唇白肤,再搭配上露出香肩和半露****的华丽衣裙,显得风情万种。李显的另一边是他的儿子李重俊,假如李显当了皇帝,那么他就是皇太子,但是李重俊并非韦氏所生,所以可见韦氏在宴席上并不待见他,未曾和他说一句话,甚至连正眼都没瞧他一眼。

席下还有李旦,他一身素色衣衫不加修饰,因为信道显得一身仙风道骨。李旦身后是一个俊逸非凡的青年,他眉宇间英气逼人,虽然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但他所散发出的淡淡光华使他在一群人中引人注目。

这时,武则天打开了一副书法,上面的两行字“日月同辉、春秋不老”写得遒紧健劲,丰润浑茂,一下子让武则天的眼神挪不开,只见落款是李隆基。武则天虽然有些老眼昏花了,但所幸记忆还不错,她记得自己的这个孙子,在他幼年时她们曾见过。在武则天的印象中,自己的这个孙子不仅很有主见,还很有胆魄,竟敢训斥武家的人。武则天出于对他的欣赏,便没有责怪他。

“皇上,您看这字写的真好,配上这两句话可真是绝配啊。”张昌宗也在一旁夸道。

“隆基,隆基在吗?”武则天伸出了手缓缓开口道,席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这时,席下站起了一个玄袍束腰的青年,腰间是一块月白的玉佩,这人正是刚才那位坐在李旦身后的俊逸非凡的王爷,李隆基。

“奶奶,我在这里呢。”李隆基说着便自然而然走上前去,来到武则天身边弯下腰来握住她的手。

武则天拉着李隆基细细打量了一番,一只手抚摸在他英气干净的面庞上,许久后不禁叹道:“长大了,长大了。”

“这幅书法是你写的?”武则天问道。

“是的。”

“写得真好。”武则天拉着李隆基坐在自己身旁,叹道,“你和你父亲一样,都很喜欢书法,也很擅长书法,这是好事。”

“奶奶过奖了。父亲就在席下呢,您要和他说话吗?”

武则天的眼睛望向下面一众宴席,没有找到自己儿子的身影,还是李隆基把自己的父亲给带了上来。武则天见到自己这个小儿子李旦,因为许久不见只觉得十分亲切,拉着他的手就是说了很长时间的话,愣是把张氏兄弟冷落在一旁。

太平公主见势也上前去,这样武家的几个弟兄就这么被冷落了,武三思没好气地喝着酒闷不做声。

就在此时,张易之突然大声道:“皇上,我这有几首诗特别有意思,不如趁这个机会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吧。”

“准了。”武则天一挥手。

张易之于是念了起来,诗的内容虽有些隐晦,但奈何一个宫女都能听出这其中的情情爱爱。

“真有意思,这文风到让我想到了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在一旁秀手捻起瓜子一边嗑着一边评价道。

“可不是上官大人嘛。”张易之也笑着应道。

“哦?”太平公主惊讶了一番,“我倒更有兴趣看看这上面还写了什么。”

说着太平公主便伸手去拿张易之手上的纸,张易之便也顺手把一叠都给了她。

太平公主越看手就颤抖得越厉害,到后面她直接愤愤起身,不顾给武则天行礼退下,便径直向外走去,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

“怎么了这是?”武则天这么大年纪了,什么风风雨雨没见过,此时太平公主这么动怒她也没有放在心上。

“微臣也不知啊。”张易之唯唯诺诺地回道。

“张易之,你给了我妹妹什么,让她看后至于如此生气。”李旦此时开口道。

“回相王,不过是民间流传的上官大人写的情诗情书而已,我也不知公主为何如此置气。”张易之一脸无辜地回道,“微臣素来听闻太平公主欣赏上官婉儿的才华,这才邀她共赏。”

李隆基眉头一皱问:“那些书信是上官婉儿写给谁的?”

张易之装作不知情道:“我也没仔细看,都是好早之前的了。”

“好了好了,是我的寿辰还是你们的寿辰。”武则天此时忽然不耐烦道,面露不满之色,“太平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是我太纵容她了。”